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强调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9月25日,中共十堰市委党校讲师吴鸣做客十堰政府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为主题向广大网民进行宣讲。
吴鸣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坚持“两个结合”、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2021年11月11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实践依据。
第一,这一理论体系主题鲜明。新时代对我们党提出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重大论断、重要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大大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第二,这一理论体系系统全面。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内在统一,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第三,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就是“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要完整、准确、深刻地把握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核心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